插混,从不受待见变「真香」
「核心提示」一方面被质疑只是过渡技术,一方面销量屡破纪录,插电式混
「核心提示」
一方面被质疑只是过渡技术,一方面销量屡破纪录,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何成了销量密码?
(资料图片)
作者 | 陈法善
编辑 | 邢昀
成年人买新能源车,选择“都要”。
既有智能化、使用成本低的优势,又不用焦虑续航,新能源插电式混动车型(含增程式)大有逆袭纯电车型的趋势。
数据是最直观的体现。乘联会公布的6月新能源车产销数据显示,纯电车型产量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3.1%、6%,相比之下,插电式混动车型产销分别同比增长92.6%、100.2%,增速远高于纯电车型。
从细分品牌看,在插混领域有优势的车企,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后劲。其中,造车新势力“蔚小理”已出现分化。由于走增程式路线,理想一度被部分人认为是过渡阶段的产品而不被看好。但如今,蔚来、小鹏还在冲刺月销万辆时,理想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稳定在3万+。
此外,比亚迪将长城哈弗H6从多年的SUV销冠宝座挑落,正是靠混动“宋家族”发力。数据显示,6月,宋PLUS DM-i、宋Pro DM-i销量合计约4.3万辆,而宋PLUS EV销量为4652辆。可见,在汽车电动化大势下,插混车型正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
随着新能源车竞争进入深水区,消费者也趋于理性,从片面追求电池、雷达、智能驾驶,变得更关注整车综合表现。这为新能源插混车型提供了绝佳的市场窗口。
1、新能源插混“狂飙”
“日常通勤用电,自驾烧油!”
14年前,全球插电式混动量产车开山鼻祖比亚迪F3DM上市时,打出过这样的宣传语。彼时的F3DM在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太大水花,混动更是被视为传统燃油车与纯电汽车之间的过渡产品,饱受争议。
根据混合程度,混动汽车可以分为弱混车型(MHEV)、普通混动车型(HEV)、插电式混动车型(PHEV)。不过前两者并不能算为真正的新能源汽车,插电式混动车型(PHEV)还包含增程式(REEV),这是当前国内自主品牌主攻方向。
从过去的不受市场待见,到近年来局面突然扭转,中国新能源市场上插电式混动车型迎来“真香”时刻,2022年更是被业内视为国内插混市场爆发元年,销量大增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2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536.5万辆,同比增长81.6%,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151.8 万辆,同比增长1.5倍,增速超过纯电汽车和新能源整体市场。
而插混产品销量增速高于纯电,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节节提升,这个趋势仍在高歌猛进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到2023年上半年,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271.9万辆,同比增长31.9%,插混车型销量达102.5万辆,同比增长91.1%。其中,6月插混车产销量分别为23.5万辆和23.2万辆,均创历史新高。
在电动化已成主旋律的中国汽车市场里,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的热销也带动更多玩家入局,并形成了自主品牌唱主角,外资配戏的局面。
作为最早布局并规模量产混动汽车的自主车企,比亚迪在国内插混市场中一家独大,无论是产品矩阵,还是销量,都属于绝对龙头。2022年全年比亚迪卖了186万多辆车,在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中纯电动91.11万辆,插电混动达到94.62万辆。王朝系列中秦、宋等车型长期霸榜。
随着技术进步,以比亚迪秦DM-i为代表的车型,价格下沉到与普通合资燃油车价格相当的区间,同时油耗更低,这些进一步促进插混车型放量。
与此同时,吉利、长城、长安等头部车企不甘落后,2020年12月长城发布柠檬DHT混动系统;到2021年,长安汽车和吉利先后发布了蓝鲸iDD混动系统、智能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·X,多款有竞争力的车型相继推出。
混动的另一条技术路线是增程式,主要玩家有理想、零跑、岚图、塞力斯等。后续随着比亚迪仰望U8、东风猛士917等新能源硬派越野车上市,增程式的风可能还会猛刮一阵。
今年4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,中国车市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10年左右。现在正处在整个电动车价格偏高、电池成本偏高、补贴下降或停止的阶段。5到10年内,插电混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会有所提升,有望从去年22%的市占率提升到30%到40%。
2、消费者为什么投票?
插混突然成为“香饽饽”,背后既有行业政策层面的引导,更是对消费市场信号的反馈。
“这两年回老家,明显感觉路上新能源车多了不少。”在浙江温州一中学当老师的苏豪表示。
2022年底,已经开了15年的旧车再一次抛锚在路上,苏豪终于放下“念旧”情节,提了一辆国产新能源插混车型。对于即将退休的苏豪来说,原本想买一辆“BBA”级别的豪车安享晚年,但去年“涨疯了”的油价,加上燃油车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,最终让选择的天平倾向于新能源。
苏豪平时住市区,时常回文成县山区老家探亲,单程在100公里左右。高德地图显示,文成全县共有20个充电站,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几个大镇中心。加上苏豪住在老小区,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,补能是否方便成了他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。
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统计的数据显示,三线、四线、五线城市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仅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保有量的17%、6%和2%。充电基础设施的缺位,加重了一些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观望态度。每到节假日时刻,以及一些极端天气下,纯电车因为充电难、充电慢、掉电快等话题被大家戏称为“电动爹”,这些加重了广大普通消费者的里程焦虑。
最终,苏豪选择了一辆20万元级别插混车。“比BBA落地便宜10万,但是车机明显更‘聪明’,可油可电,不用担心回老家充不上电,而且电池比较小,比纯电车安全不少。”苏豪说。
相较于纯电动汽车,插混车型增加发电机、传动轴、变速箱等增量部件,有两套动力系统使得电池包可搭载容量大幅减少,综合生产成本低于同款车型的纯电版本。一新能源品牌4S店销售也向《豹变》证实,当地用户更喜欢15万元左右的插混车型,销量比纯电车型要好,因为价格相对便宜一些,也没有续航焦虑。
在日常使用方面,多位4S店销售、二手车从业人士表示,不少混动车型电池续航接近200公里,应付市区通勤出行等完全没问题,日常代步跟纯电车型一样都是用电驱动,两者行驶成本基本没差别。即便是中远途出行,插混车型也有不错的燃油经济性,更不用为半路充电发愁。
除了续航、安全性等问题,近年来纯电汽车高昂的维修费用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今年3月,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,动力电池成本始终位居高位,不仅导致了新能源车市场售价居高不下,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新能源车售后维修成本过高。
而电池,是纯电车型的“唯一心脏”,成本几乎占整车成本近一半。天生娇贵的电池一旦磕碰到,更换费用是一笔大额支出,不少消费者甚至陷入换电池还是换车的两难中。
此外,电车因为大块电池在车底部偏后,容易导致后桥更重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玩家们采用了一体化压铸成型车身。这样的设计有很多好处,效率也更高,但缺点明显,可修复性差,一旦撞坏,铝合金结构件需要整体更换。于是,纯电车“买车容易养车难”的问题也让不少车主吐槽:买电车省下的油钱又全部贴回去了。
更高的性价比,让插混车型迎来“真香”时刻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曾表示,“插电混动汽车在里程焦虑、使用场景和电池价格之间可以有效平衡。在汽车电动化时代全面到来之前,汽车产业应该给予消费者充足的适应期。”
欧阳明高认为,10万到20万元的家用主流车型中,插电混动车占比会比较高。30万到40万元大型SUV因能耗高,也会是增程式电动和插电混动一个重要的市场。
对很多家庭来说,买车是仅次于买房的第二大消费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了解一款车的优缺点变得非常容易,当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插混新能源车,也反向说明了这类车型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。
中汽协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8.3%。这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的受众开始从那批愿意尝鲜、体验新技术的少数群体,向更泛化的大众群体拓展,大家的诉求更加实际。对消费者而言,不一定追求技术的绝对领先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消费者的偏好也倒推车企做出改变。
眼下,新能源车产业方兴未艾,各项技术正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更新迭代。对普通“小白”用户而言,相比起抽象的技术路线之争,更多人愿意为直观的驾乘体验、整车综合表现付费。
关键词:
[ 相关文章 ]
「核心提示」一方面被质疑只是过渡技术,一方面销量屡破纪录,插电式混
南光集团8日发布消息称,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当日在港
上市公司入股哗啦啦的动作,或将生变。
1、分3类:1:不喜欢snh的,特别是讨厌本土饭要彻底脱离本团,自称星座团
中国报告大厅2023年8月8日江苏省石油醚价格最新走势监测显示:南京润升
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局获悉,受第6号台风“卡努”转向北上和高空槽共同影
中信证券(06030)发布公告,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的附属公司C
8月8日,2023年“全民健身日”暨“体育宣传周”江西省主题活动启动仪式
【点睛】“立秋”日安徽黄山惊现红日、朝霞、云海同框,日出时分一轮红
华商网要闻频道是整合华商报媒体资源,为陕西用户提供24小时全面及时的
不需要亲自去验车,但是可以代办汽车年检。目前很多保险公司、车商、第
直播吧8月8日讯RMC的消息,尽管姆巴佩的巴黎7号球衣可能会成为收藏品,
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u盘格式化恢复
张亮麻辣烫就羊肉掺假事件道歉:已罚款,食材全部下架,猪肉,畜肉,麻辣
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豪门恩怨每一天都在上演着。为了钱,曾经相亲
近日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“2023年度天银-东丽知识产权第一期资产支持
面向能耗与成本敏感的中高端工业应用市场,不仅对芯片性能与功耗有更高
本赛季的加拿大公开赛在蒙特利尔的IGA体育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一场场
虎牙公司创始人、CEO董荣杰8月7日通过朋友圈宣布即日起正式离职,“今
据路透社7号报道,由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,7月英国雇主通过招聘机构新
[ 相关新闻 ]
Copyright 2015-2022 全球医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