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动态 >  详情

世界焦点!【原】我的老家六角地

2023-06-06 11:59:30来源:个人图书馆-管用和

管用和


(资料图)

音乐:

六角地居家示意图:

六角地背面图

自南向北,两排土墙瓦屋,相对应的20来户人家。中间是一条由南向北的人行路。这条路很长,步行的,挑担的,推小鸡公车的,偶尔也有骡马通过,人们称它为大路。六角地的南边,是一个较大的集市,名为龙店。当地人称它溜子店。距离六角地大约两三里地。六角地的西北边,也有一个较大的集市,当地人叫它新添铺。距离六角地四五里路。乡下种田的人都是很忙的。赶集到溜子店或者新铺很不方便,于是在中间设了一个小集市六角地。人们称它为“露水集”。就是清早起来赶集,路上还有露水,赶集回来,露水就干了,所以六角地很适应农忙的附近农村村民生活需要。

我家是1950年从张旗杆湾搬迁到六角地的。我家原来的房子是我舅舅家的。我舅舅家是地主,他房子土改时没收分给了穷人。我母亲靠她做裁缝积累的一点钱,在六角地买了一间两室的小瓦房。我家搬到六角地的时候。居民都是杂姓。有姓张的,姓黄的,姓管的,姓李的,姓熊的,姓周的,姓许的,姓汤的。居民都以种田为主,兼做其他的事情。有卖烟酒杂货的,有开小旅店的,有做裁缝的,有炸油条的,有小茶馆,有打铁的,还有当吹鼓手的。六角地,每隔一天一个集。早上赶集的人多,还是很热闹的。卖肉,卖鱼,卖鸡鸭,买豆腐,卖小菜,卖粮食,卖布匹,卖家私等等都有。籴谷粜米还有中间人,人们称他为开行的。六角地最为兴旺的时候,有三个肉案卖肉,有三家炸油条、麻花、包子,另外还有临时来炸糍粑作砍馍烧饼的。从北往南的小街上挤满了赶集的人。有时候还有到小街外面作买卖交易的。

我家种的田很少,主要靠我母亲做裁缝手艺谋生。哥哥学的纺丝线的手艺,在外面给老板打工,也做过货郎担的营生。

六角地附近没有河没有湖,只有水塘。居民吃水洗涮都在土塘里。浇田灌地也靠水塘。是个不怕淹水只怕干旱的地方。1954年特大洪水,六角地人连洪水的影子也没有看到。我长到十三四岁,不知道淹水是什么样子的。六角地周围没有比它更高的山和丘陵,所以人们也不知山洪是什么。后来,人民公社大兴水利,修了一条水渠从六角地旁边经过,由抽水机送水来浇田灌地,解决了干旱问题。

在国家政府实行统购统销后,居民一律种田,没有人做买卖生意了,六角地的集市就逐渐消失了。之后就成为一个农业生产小队。一直到如今。

前几年我回老家六角地一次,老家大变样了。新建了两排房子,还有两层楼的新房。我家的老房子因没有人居住,卖了900元。卖了的土屋没有了,原址兴建新房子的主人我也不认识。我一时感到既喜悦又有些悲凉,用和老矣,真是人世沧桑啊!一时间感慨万千,不禁泪水盈眶……

六角地新建的房屋

喜欢作者

关键词:

[ 相关文章 ]

[ 相关新闻 ]